剃毛现象:包括咀嚼毛发、过度理毛、拔胡须等。可能表现为整笼的小鼠有1只毛发非常完整(剃毛师),其他的小鼠则均有被剃毛的迹象,常见于肩背部、头部、胡须,被剃毛后裸露的皮肤通常表现正常,当剃毛现象发生时,一个笼盒内的所有小鼠可能都会被影响。雄性小鼠通过打架来确立笼内的社会地位,地位高的会将输的小鼠胡子拔掉。
常见的影响因素有:
1. 遗传:一般的脱毛现象在多种品系都可能出现,尤其C57BL/6小鼠是最常出现剃毛行为的实验室小鼠品系,此外某些基因修饰也会导致小鼠脱毛。
2. 性别:雌性小鼠比雄性小鼠更容易出现脱毛现象
3. 年龄:7-8周龄之后,进入繁殖期的小鼠更容易出现理毛,繁殖状态导致雌雄鼠的理发行为均增加,可能与潜在的生存压力(哺育和保护乳鼠)有关。
4. 环境因素:季节、单调环境和应急等因素均可导致出现脱毛情况。
是否影响健康状态:
如果裸露的皮肤没有红肿、发炎、结痂或疤痕等情况,小鼠(状态、体重等)健康状况良好,则不影响小鼠的健康。如果小鼠出现剃除了胡须,则不建议用于行为学方面的实 验。
处理措施:
上述脱毛现象对动物福利及健康没有影响。过度理毛导致的溃疡性皮炎,建议碘伏擦拭伤口,一天1-2次,一周左右也可改善。
如果要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脱毛发生的概率,应提供小鼠安静、适宜的饲养环境。可采取降低饲养密度、笼盒中添加一些筑巢材料、玩具、更换笼盒时添加一些原有脏垫料等措 施。
内容参考维通利华的公众号